为深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与《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实践技能,4 月 21 日至 22 日,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成功举办 “精素养・强技能” 第二届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
本次大赛覆盖两校区三学段学生,以 “赛教融合” 为核心,全面考察学生的教学设计、艺术技能与临场应变能力,为培养创新型幼儿教育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一、赛事升级:多维度考核体系,全流程精心筹备
本届大赛在首届基础上全面升级,面向 2024 级专升本(虹口校区)、2022 级及 2023 级本科(崇明校区)学生,设置说课与保教分析、弹唱、声乐、钢琴、舞蹈、美术、故事讲述 7 大竞赛组别,细分为 12 个小组,涵盖即兴与非即兴两种考核形式。初赛采用一轮制,两校区分别于 4 月 21 日(崇明)、22 日(虹口)同步展开。
赛事筹备期间,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组建专业评审团队,由颜彦、李佳颖等多位教师担任评委,并配备辅助教师与学生团队保障流程顺畅。比赛场地精心规划,崇明校区设崇综 310-317 室、舞蹈教室等 7 个场地,虹口校区启用虹教 A603、613 室等 6 个场地,确保各项目有序进行。
二、赛场直击:理论实践融合,即兴创作亮眼
(一)理论功底与实践能力的 “双重考验”
说课与保教分析组聚焦 “幼教学科核心能力”,分为说课与保教案例分析两个环节。说课环节,选手们紧紧围绕三个目标、四类活动、五大领域,从设计意图、活动准备、活动重难点、教法学法、活动流程、活动延伸等几个方面,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完成7分钟现场说课。保教分析环节,选手们首先观看了幼儿行为视频案例,接着结合幼儿年龄特点与发展水平进行了8分钟的即兴保教分析。整个比赛过程中,每位选手都表现出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分析过程条理清晰,简洁精炼,声情并茂地展现了自身的教学智慧。
故事讲述组分为即兴组、非即兴组。非即兴组的选手们在故事选取、服装道具等方面做了充足准备,幼儿故事素材选取多种多样,如22级选手龚楠选择了《喷嚏大赛》、23级选手马琦越选择了《爱跺脚的小老鼠》,这些故事不仅适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还具有深刻的教育引导意义。即兴组的选手们各展所长,通过生动的肢体表演、灵活的角色转变以及丰富的语调变化,将一个个幼儿故事中的情节展现在评委和观众面前。
本届美术组的“幼儿”故事主题要求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画面线条流畅、形象简练、构图完整、富有创意,符合幼儿的审美心理。参赛者的绘画作品不仅展示了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扎实的美术功底,更彰显了他们对幼儿审美心理的深刻洞察。
本次美术组比赛分为非即兴与即兴主题绘画,在非即兴环节中,选手围绕“幼儿”故事主题画,运用各种彩笔等工具开放式创作童趣盎然的画面,22级选手刘贝贝,鲁逸文,傅逸哲等表现出色,丁艳雯的《动物过冬》以细腻的构图与明快的色彩脱颖而出。在即兴绘画环节中选手 根据“二期课改”主题内容,现场抽题,并使用铅笔橡皮工具进行即兴创作。其中,22级黄瑛《迷路的小鸭子》和23级蒋海林的《七彩蜡笔鼠》的创意十足,想象力丰富,童趣可爱。
(二)艺术技能与儿童视角的 “创意碰撞”
本次艺术技能大赛紧密围绕“儿童教育特色”,要求参赛者将自选曲目与即兴抽题相结合。在即兴组的弹唱、声乐、钢琴,从上海二期课改三本教材中抽取曲目,进行现场完成伴奏编配、演唱、弹奏。在此次比赛中,即兴弹唱组与即兴声乐组的选手们凭借出色表现,成为本次赛事的亮点。即兴弹唱组的汪嘉琪、奚佳筠等同学与即兴声乐组的詹伊、王依婷等同学都表现得非常出色,他们抽中的即兴曲目都在短时间内完整地呈现出来,展现出了扎实的即兴创作技巧和表演能力。
在非即兴组的比赛中,钢琴组23级孙昕奕同学的肖邦《a小调圆舞曲》以及22级蔡杏菲同学的《那不勒斯歌曲》,在音乐性方面都表现得尤为出色。声乐组陈姜越同学的《大海啊我的故乡》、王亦娜同学的《兰花花》以及江韦桦同学的《游移的月亮》,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三位23级学生们凭借细腻的情感处理,展现出不同中外作品的独特风格魅力,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认可。
即兴舞蹈组的参赛者需在限定时间内,依据所抽选的音乐主题进行舞蹈创作,并确保作品能够体现出纯真无邪的童趣。24级专升本的选手顾音芝作为即兴舞蹈组的首位参赛者,选取了儿歌《买菜》作为其表演曲目,通过边唱边舞的方式,为后续参赛者树立了良好的示范。在非即兴舞蹈组中,24级专升本的选手卢文文以一支维吾尔族舞蹈《一杯美酒》脱颖而出,凭借其卓越的舞蹈技巧和充满感染力的面部表情,获得了该组别的第一名。
本届大赛以 “精素养・强技能” 为导向,不仅是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全面检验,更是一次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的实践探索,最终,共有144位选手脱颖而出。期待这些选手在即将到来的决赛中再创佳绩!
学前教育系也将以本次大赛为契机,持续深化 “岗课赛证” 融合育人模式,为培养 “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 的新时代幼儿教师队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