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夏小燕教授到访音乐学专业开展专题讲座

411日下午,上海音乐学院夏小燕教授带领六名学生到访教育学院音乐学专业,带来《音乐感的培养:从钢琴协作推进的新视域谈起》讲座暨师生音乐会。教育学院副院长文曙光、党总支副书记吴瑶、系主任金鸽平,与音乐学专业师生代表共同参加本次讲座活动,一起感受钢琴合作艺术的无限魅力。


    


夏小燕,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钢琴教学法、钢琴合作艺术硕士研究生导师,音乐教育系钢琴教研室副主任,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项目获得者,上海市学位委员会授课专家,主要教授本科“钢琴演奏技巧”与研究生“钢琴教学法”课程,同时开设硕士研究生方向必修课“钢琴合作艺术教学理论与实践”。

讲座伊始,夏老师首先引入本次讲座的几个关键词:音乐感、钢琴协作、(隐性的)钢琴教学。她在讲述中强调,“音乐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可以分为音感和乐感以及其他重要因素。以钢琴二度创作为基础载体,夏老师与研究生们协同演绎了钢琴多方联弹、钢琴与声乐的协作等作品。



讲座中,夏老师通过提问、读谱视奏等环节,时时与音乐学专业学生互动;

在钢琴与声乐表演中,邀请青年教师沈光耀老师做现场协作与展示,完成中国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演绎;同时,夏老师将“课程思政”引入教学中,两名研究生联袂合作演出鲍元恺先生改编的具有浓郁四川民歌风情的联弹作品——《槐花几时开》,向观众展示中国钢琴作品独特的音乐韵味。在震撼人心、规模庞大的十六手联弹作品展示中,夏老师邀请青年教师刘屹昕老师加入现场协作,带来精彩绝伦的拉维尼亚克《加洛普进行曲》,引得台下阵阵掌声。



    通过本次夏老师由浅入深的细致讲解,音乐学专业师生深刻感受到钢琴协作在音乐感培养中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学习中,需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以求更准确诠释和演绎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